
寺,在现代本是朝庭机构的称号,如‘大理寺’‘太常寺’,又引伸为官厅。汉代设有鸿胪寺,用以招待四方宾客。后来释教传入中国,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,遂在洛阳建白马寺,专供外来僧侣居住。这就是释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地方,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。
院,本是寺内的一部分,寺内的别舍。后来释教僧人也零丁用院作为居住地方的称号,但院的范围一般比寺略小。
庵是专指释教落发的女众(比丘尼)居住的地方。
释教的寺、院、庭不能与宫、观、庙混为一谈。宫、观、庙不用在释教上(只要藏传释教用‘宫’)。
宫,原义是高峻的屋字,曩昔天子的居处多称宫,后来道教供奉六合神明祖师等也可宫。
庙,是朝庭、官方、道教皆用,用来供奉祖宗、神、仙等。
观,是道教所公用。是以,寺庙并说,其意义应包括佛、道教修行之地方。如零丁指释教僧人居住地方,不能说寺庙。
|